规划讲堂
1800年清政府在郭尔罗斯前旗境内设长春厅,1825年治所由新立城北迁至宽城子(长春),当时的长春是一个充满田园风光的静谧小城。
1889年春,长春厅升为长春府,就在这一年,根据《长春县志》记载,在今天的地质宫后御花园及以东一带有个叫村民刘殿臣的村民开始大量植树,包括樱桃、李、杏等树,尤以杏树为最多,故名为“杏花村”,这是长春城市园林绿化的开端。
1900年中国发生义和团运动,沙俄以保护侨民与铁路建设为借口入侵东北,俄军就驻扎在当时长春老城大西门外的杏花村一带,大片的树木被充作烧材,整个杏花村摧残殆尽。
1901年长春府知府王昌炽到任后不久,看到杏花村破败的景象,深感痛惜,就由官府出资收购此地,重整了杏花村,并建了一座房屋,命名为“课农山庄”, 房屋正门上挂有“课农山庄”的匾额和一副对联,上联为“倚云枝艳,映日花娇,于此间游目骋怀,得少佳趣”;下联为“新月镰腰,斜阳笠影,看遍地男耕妇馌,求通民情”,同时还修建了供游人休息的茅亭等。
1903年还专门刻了《杏花村记》石碑,立在杏花村西北的高冈上,以纪念此事,杏花村成为长春近代史上第一座官办的公园。
1938年原《杏花村记》石碑被当时的伪满政府搬迁到白山公园(今杏花村公园)里。
伪满时期的《杏花村记》石碑
1948年长春解放后,石碑一直丢弃在市体训班的院内,1992年被重新发现并立于杏花村公园(原白山公园)内。
今天的杏花邨公园
杏花村公园是目前长春市占地面积最小的公园,如今,它仍是人们休闲游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