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低空飞行综合保障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打造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和3个以上市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建成35个通用机场、400个数字化低空航空器起降平台。科技创新具有国际影响力,建成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15家以上,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业化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形成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开通5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和20条以上城际无人机物流航线,载货无人机实现常态化飞行,载人无人机实现商业化飞行。低空产业实现高端化跃升,培育10家以上产业链龙头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低空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基本形成济南、青岛市两核引领,东营、烟台、潍坊、日照、临沂、滨州等市多点支撑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国创新发展重要策源地。
《方案》要求:聚力实施四大行动,完成二十项重大举措。
一是实施服务保障筑基行动。通过构建协同高效的低空飞行服务网、开放融合的低空飞行航线网、全域覆盖的低空智联网、智慧绿色的低空基础设施网,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飞行综合服务保障体系。
二是实施技术创新赋能行动。通过打造创新平台、推进技术攻关、激发创新动能、加强标准引领、促进成果转化,以前沿技术突破引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三是实施应用场景拓展行动。通过构建无人机智慧物流体系、加速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应用、打造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拓展新型低空消费市场、促进传统通用航空业务规模化运行、建设低空标志性应用新场景,充分发挥丰富多元、跨界融合的应用场景牵引作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四是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通过开展招大引强、建立验证体系、培育优质企业、加快产业集聚、构建产业生态,引育低空经济龙头企业,构建产品配套、软硬协同的产业生态,打造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和产业融合发展区。
《方案》强调:
一是突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顶层引导作用,汇聚政产学研用优势资源,构建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二是突出超前布局、服务大局。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握低空经济发展规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重点领域,系统谋划、超前布局,加快构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梯次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三是突出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以前沿技术突破引领低空经济发展,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典型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加快产业化进程。
四是突出开放融合、安全有序。吸引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国内外知名行业组织、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共同参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坚持包容审慎的治理理念,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联合监管,确保空防安全、公共安全和飞行安全。